到底是谁控制数据, 是人类吗?
到底是谁控制数据, 是人类吗?
这些年经常会听到“谁控制数据,谁就能控制未来。”也有说:“谁控制数据就可以控制人,谁控制数据,谁就能控制思想"等等话题。这些媒体耸动的语言,一致认为数据就是一切。
我是一名专业的物联生态网建设和物数据采集的从业者,下面就从我多年的基础工作角度来说说这事。
数据(DATA)是个现代名词,属于西方科学范筹。从科学的角度来说,世界是由物质和非物质组成的,反映物质现象的就是数据。
那数据是不是所有事物表征的本元? 是的,数据本来就存在在那里,不管你知不知道,你需要不需要,它就在那里。基础物数据只能被采集,不能被控制,被加工后的高级数据才有控制属性。
在中国古代,由于原始物种的原因以及方法能力的缺失,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局限,导致了中国古人走入了一条依靠规律经验来认知和处理事情的途径。并且中国更早的进入了意识流控制领域-发展了各种神论体系。
我们一直没有数据控制的精细概念,但是一直在追求一种简单的信息结果获取的方法。比如神可以无所不知,可以见未来,控制一切等等。(这些现在可以看做高级数据建模后的成果展示,将来可能被反验证。)
西方也经过最初的蒙昧阶段,但在近代,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迅速的进入了科学化的范畴,看似离神话越来越远。也正因如此,才使得数据采集,数据控制被充分的发掘和应用。
数据是需要被采集和展示的,在当前人类能力水平和可预见的未来条件下,人类将主要以采集和应用数据为主要手段。以发现事物规律,推导运用经验模型来实现价值为主要目的。
因此控制数据是个伪命题,不存在真正的控制数据,只是对数据的综合应用罢了。这里还必须有个前提,数据是真正的物数据,是“真”的,并且还需要对数据的规律有充分认知,有推理模型且能应用。
什么是真数据,什么是非真数据呢?凡是未经过物数据采集的手段获取到的数据,都是非真数据。
所有的物数据一定是真数据。(物数据的概念由孙晓鹏先生于2016年初创,2017年发展成型)。
世间万物的表征数据都是物数据。物数据是原始存在的,不会因为不采集不展示而消失。
物数据是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的,因此就可以被应用,当被人类运用后,就可以来做一些控制动作和行为。
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人类自我探索行为。都是想发现未知,想揭示我们是什么,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。
综上所述,人类并不是在控制数据,而是在采集和应用数据的同时,不断的自我进化,自我更新升级。
简单的数据采集包括:温度、温度、频率、压力、酸碱,浊度,光照等等。
采集方式就是现在的感知科学,比如使用各种类型传感器通过采集系统和传输系统,将数据存储或展示在终端设备上。